孩子到了3、4歲左右,通常都會到幼兒園適應一下群體生活,因為幼兒園入學都是以群體生活為主,早點適應必定是好,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孩子的「狀態」是否已經調整好了,這個狀態也包括了孩子目前的學習狀況以及心態,這是非常重要的。
畢竟孩子第一次的離家,幼兒園是他人生大冒險的第一站,孩子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不適應出現而選擇放聲大哭,而哭這個動作的背後可能蘊含著許多可能,關於幼兒園上學後孩子與父母間的「分離焦慮」,您該如何減緩呢?
ibaby 本篇文章除了介紹幼兒園新生該準備的物品及必備能力,更重要教您減緩孩子的分離焦慮症方法,讓孩子開心上學去。
孩子上幼兒園之前,需要先了解自己的孩子是否已經有了進入陌生群體生活的能力,這些能力指的並不是太困難的技能,而是一些基本的表達、自理等等的概念,爸媽可以透過以下幾點來確認自己的孩子是否已具有上幼兒園的能力。
1. 主動表達的能力
小孩一開始的學習方式就是模仿,模仿是最快讓他們了解語言是什麼的捷徑,而兩歲之後的小孩在表達與理解上有非常顯著的進步,但這個進步比較是屬於被動式的學習。
被動式的學習就像是模仿,卻沒有主動去表達自己想要的,今天如果到幼兒園可不會有人讓他模仿著,他必須要自己能夠表達出他要表達的,無論是情緒、需求,甚至是想玩什麼遊戲等等,表達是能否到幼兒園入學一個重要的指標。
在家中時,不要讓小孩予取予求,要讓他完整能夠表達出他要做什麼,在幫孩子處理,這樣可以訓練他的表達上的能力,這樣到幼兒園入學才能比較快適應環境以及跟同學間的相處。
2. 專注某件事的能力
「我的小孩就是比較過動啦」,這樣的說法其實不完全對,專注力這件事情是可以培養的,可以透過各種方式來訓練,例如玩積木、聽故事、做黏土等等都是很適合的。
零到兩歲之間的孩子,受到的影響多半來自於天生的,可能真的天生比較喜歡動來動去不喜歡一直做同一件事情太久,但兩三歲之後,建議爸媽要能陪伴孩子一起專注的做一些事情培養這個能力。
否則到了幼兒園,上一些課程時就會發現你的小孩有點不合群,但原因其實只是他無法一直專心做同一件事,這可能會導致同學間他無法融入一起團康,或是成為老師要多費心思的孩子。
3. 自理能力
這是最基本的能力,要能想上廁所時跟老師說,自己去廁所,或是能夠自已吃飯,能夠自己刷牙洗臉等等,就是孩子要能夠自理簡單的生活基礎,這會影響到的,不只有他在幼兒園的學習,以及自信心的部分。
能夠進幼兒園而不用重新培養這些基本能力的孩子,都會顯得比較有自信與成就,比起其他孩子,他能夠花更多的心思在學習新事物上面。
4. 社交相處的能力
到了新環境,就是個陌生地方,人事物都需要一點時間去適應,而如何能夠與身旁同學及老師相處,就是社交能力了。這種社交能力的培養方式,盡量不要讓孩子只面對父母親與家人,可以嘗試多帶出門與其他小孩有相處。
無論是去朋友家,或是去公園與其他孩子玩等等,都可以是培養孩子到新環境有比較快地適應能力的一種方式。
5. 動態的運動能力
小孩最多的是什麼,就是體力!
不到公園去跑跑跳跳放放電回家後真的很難哄睡覺,不過在群體生活當中,有些孩子常常會因為自己的運動表現沒其他孩子來的好,所以選擇不玩,或是本身就屬於比較喜歡靜態的孩子。
當然靜態沒有不好,不過能多培養一些動態的習慣,對於融入社交較有幫助,所以能常態帶孩子到公園玩玩丟接球或是溜滑梯之類,是不錯的好選擇。
幼兒園開學準備清單
如果孩子已經準備上幼兒園了,身為媽媽該幫孩子們入學準備些什麼東西呢?
什麼是幼兒園有提供的,什麼是沒有的,自己又該買哪些呢,iBaby 下面內容一次告訴妳!
1. 睡袋與枕頭
幼兒園入學必備,就是需要來個可愛的睡袋與枕頭啦,雖然大部分的幼兒園都會鋪墊子讓小孩睡,或是也有準備睡袋,但是沒什麼比自己喜歡的可愛圖案還要來的舒服的睡袋啦!
睡袋也不貴,通常會建議一下爸媽們帶孩子去挑一個他們喜歡的睡袋,這樣睡起來會更舒服,且還能跟身邊朋友炫耀一下喔(笑)
而選擇睡袋需要有三個條件:好收納、適當材質、好清潔。
好收納是因為孩子還小,太過於困難的收納反而會導致他們不想使用,所以請盡量挑選最簡單收納的睡袋購買,而材質部分也盡量挑選透氣,冬暖夏涼的那種比較適當,孩子容易流汗的話更要注意。
而好清潔呢,最好是買能夠烘的材質,因為孩子難免還是會有尿床的情況發生,萬一真的尿床了,明天還要帶回去學校的話,就要能夠拿去烘,這點也是可以考量的部分喔。
2. 水壺
水壺的類型有太多了,每一種都各有各的好處,有些孩子甚至會以外觀來當作挑水壺的重點項目,其實每一種都可以,只要能讓孩子願意多喝水都好,以下有五點可以是購買的考量。
- 容量:盡量買一個適中的水壺,讓他有種完成任務的感覺,今天到學校的目標就是喝完水壺裡的水,讓孩子有成就感同時還能補充一天所需要的水分。
- 耐用:當然啦買一個東西就是要耐用,可以選不鏽鋼材質的水壺,耐高溫耐摔之外,也能用比較久。
- 清潔:盡量找可以拆開洗的較乾淨的水壺,畢竟讓孩子喝好水也是重要的。
- 方便:方便攜帶能讓孩子更容易記得要喝水,背帶型的水壺是最為推薦的,背在身上總不會忘記喝水吧!
- 透明:這個考量點不一定,不過是可以幫助老師了解孩子的喝水狀況,進而提醒他要多喝點水!
3. 餐具
有的幼兒園會提供,但有的不會,如果要自己買的話要記得買三套不同顏色的湯匙與碗,因為幼兒園都會供應三餐,早餐、午餐以及點心(如果會幫忙洗的幼兒園就不一定要買到三組)
而除了餐具之外,餐袋也得要準備一個讓孩子們裝餐具用的,餐袋可以找食用級矽膠材質的使用,不怕髒也好清洗。
4. 牙刷
幼兒園都會有刷牙時間,牙齒一定要從小開始保養啦,所以應該要買支高級的牙刷囉?
其實是不用的,因為小孩一開始還不太會刷牙,很容易讓牙刷爆開,所以汰換率可以說是很高,只需要買一般正常的牙刷即可,並提醒孩子要常常刷牙!
5. 姓名貼紙
非常建議要替孩子做一個自己的姓名貼,小孩子的東西(尤其是住附近的),大家都會到同個地方去採購,所以自然有些東西可能就會一樣,那這時候就容易拿錯。
解決方法就是貼上姓名貼,讓孩子可以快速認出自己的東西不拿錯,同時有自己的姓名貼也可以說是非常「潮」的一件事,一定得幫孩子做一個可愛的姓名貼帶到學校!
6. 書包
除非學校規定,否則書包也是由自己準備。而想讓孩子喜歡上學,就是買他會喜歡的東西,讓他天天使用,書包就是其中一個,買有卡通的書包會增加孩子想背的慾望,而喜歡到學校上課!
7. 換洗衣物 / 尿布
孩子容易流汗,多準備一套換洗衣物是很常見的,特別是對於自理部分還在學習得孩子來說,為了不造成老師的困擾,多帶一套是正確的,而尿布就是讓這些小孩們能夠有應變措施最好的解決辦法。
8. 衛生紙 / 濕紙巾
孩子在玩時常常需要清潔,所以衛生紙或是濕紙巾的用量會是相當大的,雖然幼兒園都會提供,但是媽媽還是可以替孩子準備一些,讓孩子可以自己學會清理自已比較髒的地方。
9. 雨具
有時候遇到下雨時,因為小孩的身形是需要特定的雨衣的,可以先準備讓孩子帶到幼兒園,去接孩子時才不會被突如其來的大雨給影響。
幼兒園開學後孩子情緒問題與家長對應的方式
上述提到了孩子是否準備好要到幼兒園,以及要帶什麼東西,現在要來討論的是孩子的狀態,一開始得去習慣離開家裡本來就不容易,有哭鬧的情況發生也都是很正常的,這也是俗稱的「分離焦慮」,那我們要如何與孩子們溝通呢?
一般來說,我們將小孩哭鬧的原因分成三種類型:
吸引注意
有些孩子,為了要吸引其他人注意會用哭的,孩子很喜歡用「假裝哭」來吸引其他人注意,可能是為了某種目的,想抱抱或得到關心等等,所以爸媽如果看到孩子這樣可以不要立即上去安慰,或許下一秒他就會開心的與其他小朋友一起去玩耍了。
就是會怕
就是會怕的類型,無論幼兒園當中有再多有趣的東西,他還是會因為害怕而大哭,因為依賴爸媽的感覺過重,所以比較難適應,但這也是成長過程中需要面對的,所以爸媽也是不用太過於擔心。
後知後覺
有些孩子一開始適應得很好,但後來發現開始會有情緒起伏的表現,這原因可能是「新鮮感」所導致,因為陌生環境的新鮮感已經過了,孩子才意識到爸媽不在開始哭,不過別想太多,孩子總是得好好面對開始上幼兒園的這段陣痛期。
會有這三種情況發生都屬於正常行為,除非已經超過四週以上都一直是維持這樣的狀態,那才需要就醫請教,否則不需要太過於擔心。
如何減緩孩子分離焦慮症?快速適應校園生活
而一般,父母都會因應著自己孩子的個性,去替他們消除心中的不安全感以及緊張,這雖然沒有一定的方式,但 ibaby 還是歸類出比較常使用的幾種方式,來孩子能夠快速的適應校園生活及幫助孩子減緩分離焦慮症。
1. 熟悉環境
可以試著在正式上課前,帶孩子多到幼兒園裡面或附近去走走,讓他先對於裡面的環境不要太過於陌生,並跟他說裡面有許多同學可以一起玩耍,一起吃著好吃的點心,還有和藹可親的老師會照顧,其目的就是要減緩他對於陌生環境的緊張感。
2. 肢體接觸
小孩的緊張,多半需要家長的細心呵護,除了言語上的幫助,我們也可以利用一些肢體接觸,像是摸摸頭,或牽手等等來消除孩子的緊張感,而在醫學上肢體接觸可以讓小孩的身體產生一種化學成分「催產素」,可以幫助他們降低緊張的感覺。
3. 放鬆心情
這裡的放鬆心情,指的是家長本身。自己的孩子要到學校去上課,難免的一定自己也會非常緊張,但當自己的緊張情緒都寫在臉上,也會間接的影響到孩子,結果造成你們一起緊張,這樣可不好囉,爸媽們自己要先調適好心情,才能讓孩子放心。
4. 採買物品
與孩子一起去採買上學要用的東西,並陪伴他們將每個東西都貼上姓名貼,因為孩子對於物品是誰的很重視,所以讓他自己去挑選這些重視的東西,也成為了能夠在爸媽不在時安撫的東西,也是相當有用的。
5. 備受肯定
孩子們需要被肯定,這是一定的,所以多多的在他們完成事情時誇獎他們,像是今天很勇敢的去學校上課,你真的很棒之類的這種話,讓他們的情緒得到一些成就感的加持,會更喜歡去上課,同時也能讓家長安心。
6. 手中信物
可以讓孩子帶一個屬於爸媽的東西到學校,他們會透過這個小物在身邊,就像爸媽在身邊一樣的感覺,達到安撫的效果,可別小看這個行為,這對於一開始的小朋友可是相當有用的。
7. 愛心便利貼
剛分開,想爸媽是一定會有的,這時候爸媽或老師都可以跟孩子說,如果想念爸媽,就在便利貼上畫個簡單的圖案,並在回家時送給爸媽,孩子們都相當重視這樣的感受,可以透過這種簡單的行為來讓他們安心。
8. 電話溝通
有時候真的老師沒辦法處理,孩子的情緒無法解決,可以試著與爸媽聯繫,請他們透過電話來安撫孩子的情緒,但當然這樣不能太多次,因為可能會被養成習慣,但偶爾的是可以的。
9. 不要欺騙
爸媽送孩子到幼兒園後,可能就得去市場買菜或是去上班,而盡量不要讓孩子在不知道的情況下離開,可以跟孩子用具體的事情比喻,例如等等你進教室後我就會去工作,等你下課時我就會來接你,這樣的事情來告知,他會更能理解,且會增加信任感。
10. 老師溝通
家中孩子難免有一些小習慣,可以多跟院內老師多溝通,請他多注意某些事情,當然也不能太過頭,畢竟小孩很多,無法為你一個人去改變些什麼,但適當的提醒是可以的。
幼兒園開學後如何判斷孩子是否有罹患「分離焦慮症」
那可能會有人問,那如果真的超過四週都還是無法適應呢?
家長可以從以下的行為去判斷你的孩子是否真的罹患「分離焦慮症」。
一直想離開屋內,對於爸媽或是照顧的人有過度不安的情況。
持續的不想離開家中上幼兒園。
無法一個人睡覺。
常常做夢的內容是關於分離的。
尿床頻率過高。
過度擔心突發事件。
獨處時非常不安。
身體常常因為分離而不適應。
如果有以上的顯著症狀,孩子可能因為心態的問題會影響到上課,甚至是身邊同學與老師,iBaby 建議您去尋求醫師或兒童心理師的幫助。
總結
孩子要上幼兒園,是一件值得開心期待的事情,要讓孩子開始習慣去上學,爸媽自己也得開始習慣孩子會有一段時間不在身邊,畢竟在自己的身邊帶的許久,父母與孩子雙方都會有點分離焦慮症,對雙方來說都是一種新的學習。
所以,無論是孩子或是爸媽本身都需要調適好完整的心態,而孩子的狀態更是需要注意,大人本身已有較成熟的心智,可以去面對處理心中的情緒。然而孩子尚未發展完全的心智就需要爸媽與老師一起合作,讓孩子及早適應群體生活,分離焦慮的症狀也會隨之減緩。
以上透過 iBaby 的文章,特別是針對幼兒上學後孩子情緒處理的部分得要更加注意,畢竟孩子的心不像大人一樣堅強,所以有什麼問題時一定要試著安撫孩子的情緒,然後用上述的方法去試著解決,如果真的無法可以去詢問醫生或兒童心理師聊聊孩子的狀況。
其他你可能有興趣的文章:
留言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