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的來臨,對爸爸媽媽來說,是再開心不過的事情了,懷孕期間,爸爸也都會靠在媽媽的肚皮上跟寶寶對話,偶而還會看到寶寶在媽媽肚子裡滾動、活動伸展筋骨,讓爸爸媽媽知道他是很健康的唷,期待與爸爸媽媽相見。
從懷孕開始,媽媽就必須要定期做產檢,追蹤目前寶寶的生長狀況,而每次的產檢過程,醫生都會告知現在寶寶的狀況,其中寶寶的胎位,也是一個很重要的留意事項,因為寶寶胎位的狀況雖然不會立即影響到寶寶在肚子裡的發展,但可能對之後的生產方式會有所影響。
如果胎位都正常,媽媽就可以很順利的將寶寶生產下來,但是如果胎位不正,那可能就要考慮用剖腹產得方式生產,接下來 iBaby 來介紹,什麼狀況叫做胎位不正、造成胎位不正的原因又有哪些、可以有哪些方式可以改善胎位不正的狀況。
一、什麼是胎位不正?
根據統計,大部分的胎兒大多在懷孕30週前後,會開始轉成「正常胎位」,也就是大家說的「正頭位」、「枕前位」,此時的胎兒頭朝下臀部朝上,簡單來說就是寶寶頭朝下靠近孕媽咪盆骨,胎兒的臉可能朝向媽媽的背部,而腳朝上,呈「倒立」的姿勢在孕媽咪的肚子裡,在自然生產時胎兒的後腦勺會先分娩出來,這也是最佳的自然產胎位。
而在懷孕28週前,肚子裡的胎兒還小,處於媽媽子宮的羊水中漂浮移動的狀態,就像在游泳池一樣,所以位置可能隨時在改變,隨著媽媽懷孕週期的增加,胎位不正的狀況也會隨之遞減,也可能到快臨盆的時後才轉成正胎位。
那什麼狀況是胎位不正?如果在快分娩的前一週,寶寶胎位處於像是臀位、斜位、橫位或者是顏面位等等,這些都屬於胎位不正的範疇,其中又以臀位居多。
臀位:通常此狀況,寶寶的屁股會朝下,頭部會在媽媽的肋骨下面,寶寶兩腿可能向上伸直,或是單推或雙腿朝下。
斜位、橫位:寶寶的肩部或軀幹部位朝向產道,呈現橫躺姿勢,而斜位可能是暫時的,接近生產時有可能轉成橫位或臀位,建議有此狀況要用剖腹產方式分娩。
顏面位:寶寶的臉部朝下面向子宮頸口,若選擇自然產,較容易造成產程遲滯的問題,也建議有此狀況要用剖腹產方式分娩。
二、造成胎位不正可能是這些原因
造成胎位不正的原因有很多,可能與胎兒大小有關,或是子宮腔大小與形狀也有可能,有些更是找不出原因,也無法提前預防,但 iBaby 大致幫大家歸類出常見的因素:
- 羊水過多,可能讓胎兒活動空間過大,容易在腹中翻轉。
- 多胞胎妊娠。
- 子宮內胎盤大小與位置問題,如前置胎盤或著床位置太高等。
- 子宮問題,如子宮畸形,雙角子宮、子宮內膈膜、子宮肌瘤、大小與形狀等。
- 多胎次經產婦,造成子宮腔空間改變以及鬆弛的腹肌對子宮失去支撐。
- 胎兒大小,或先天性異常,如:水腦或無腦兒。
- 前胎懷孕也是胎位不正。
三、胎位不正一定要剖腹嗎?
很多媽媽的生產和育兒經驗都會建議生產方式選擇自然產,因為自然產不管對媽媽或寶寶都會比較好,所以在客觀的條件下,無前面所提到的胎位不正問題,如胎兒體重適中、產婦骨盆腔與胎頭比例正常、處於正胎位、無前置胎盤或子宮肌瘤的情況下,媽媽都可以考慮自然生產。
而自然生產也不全然沒有風險,其中常聽到的可能是肩難產,因胎兒的肩膀特別肥厚,即使頭部已出來,肩膀卻卡在恥骨聯合的下緣出不來。
如果真的遇到胎位不正狀況時,很多媽媽可能也都會問:「一定要剖腹產嗎?」,其實這也要看每位媽媽和寶寶的狀況去個別評估,來決定最適合的生產方式。雖然因胎位不正而剖腹生產的比例很高,卻並不是所有的胎位不正都需要剖腹產。
當遇到的是常見的臀位問題,若是完全臀位或是直腿臀位,由於先露部位夠大夠硬,如胎頭不是過大,還是可以考慮自然生產,但難產的比例相對自然產稍高。
若是其他胎位不正狀況,則基本上就不建議自然產了,因為生產過程中都可能會有產道狹窄或胎兒異常等複雜的風險產生,也可能讓寶寶有併發症發生的可能。
四、矯正胎位方法與運動
當媽媽在產檢的時候發現寶寶有胎位不正的情形時,其實也不用太過緊張和著急,其實有很多的方式是可以嘗試看看的,透過一些矯正胎位的方法和運動,確實是有機會可以幫助胎兒從胎位不正的情形,調整成正胎位。
下面 iBaby 提供媽媽幾個矯正胎位的方法與運動,給您參考:
1.胎位外轉術
此方式必須由專業的醫師以徒手的方式幫媽媽進行胎位轉向,稱為「胎兒外轉術」或「體外轉胎術」,由於這方式是利用外部力量將胎兒轉成正胎位,較適合第二胎以上,或沒有錢幣胎盤、胎兒姿勢屬伸腿臀位式的媽媽。
此方式施行時間可在孕期34~37週左右,因為此時的胎兒位置大致已抵定。但施行「胎位外轉術」也是有風險的,可能會刺激到媽媽子宮收縮,引起破水、胎盤剝離等問題,胎兒也要注意是否有臍帶繞頸的問題,所以施行完必須觀察至少30分鐘後,確認無問題再離開。
2.針灸
如果可以接受非西醫治療的媽媽,或許可以考慮利用「針灸」的方式來矯正胎位不正的狀況。
利用艾草針灸置於雙腳小趾的「至陰穴」,一周做3-5次,每次煙燻約15分鐘,持續做2周至1個月,就有機會可以讓寶寶胎位轉正。
這方法的最佳時機是在懷孕28-32周,這時子宮空間比較充足,胎兒轉向機率高,而每次實施時間最好選在下午15~17時。
但若治療過程中出現「噁心」、「頭暈」、「宮縮明顯」等不適症狀,請立即停止治療。
3.游泳
除了尋找中西醫的矯正方式,其實也可以透過運動來矯正胎位不正的情況,這裡要推薦給您的運動是「游泳」,且在眾多運動中,游泳對孕婦來說是最安全和最有效果的,其中也以自由式和蛙式的效果最為明顯。
建議孕婦媽媽可以在孕期4~8個月這期間,嘗試游泳運動,因為孕婦在水中運動時身體負擔非常小,這樣不僅就能輕鬆鍛鍊腰腿部肌肉,也可以間接有效糾正胎位異常的問題。
雖然游泳是對懷孕媽媽非常好的運動,但是也要適度就好,建議每次以不超過兩個小時為主,以防抽筋,游泳地點盡量選擇在室內,游泳期間更要避免未洗手就揉眼睛。
4.膝胸臥式運動
除了游泳,再來要推薦給大家的另一項運動是「膝胸臥式運動」,這項胎位矯正方式可以從28週開始,每天可以做2~3次,每次約5~10分鐘,動作類是瑜珈中的「貓式」,在專業醫師指導下多加練習,可以提高寶寶胎外轉正的機率。
膝胸臥式運動主要是讓媽媽的臉、胸、膝蓋3個部位連成同一平面,一開始採俯臥姿勢,雙膝跪地,雙腿分開與肩同寬,臀部抬高,促使寶寶臀部離開骨盆腔,讓寶寶產生顛倒的錯覺而嘗試轉向正常胎位,媽媽的兩手前臂上屈,伏貼於胸部兩側的地面。
此運動建議在較硬的床上或地板上、瑜珈墊上,較能好好施力,且止滑又不會摩擦到膝蓋,胸口也可墊個小枕頭,避免於吃完飯後做此運動,以免造成消化不良,最重要的必須依照自己的身體狀況衡量運動的時間長短。
5.孕婦瑜珈
瑜珈運動對懷孕期間媽媽的好處和功效大家都知道,對寶寶在肚子裡的生長和發育也是有不錯的效果。孕婦媽媽當知道寶寶有胎位不正的情形時,就可以開始嘗試利用孕婦瑜珈中的「橋式」來協助寶寶胎位轉正。
孕婦橋式,主要是讓孕婦媽媽仰躺在地上,雙腳彎起踩地,在頭頸下方可以墊枕頭,並在臀下墊上3~4個枕頭,用意在於將臀部墊高,每次只能躺5~10分鐘,每日不限操作次數,過程中也可以輕撫肚子,跟寶寶對話。
當寶寶順利準正後,也就可以停止這項瑜珈運動了。
媽媽們如果對孕期及產後運動想要了解瑜珈,可以參考 iBaby推薦的線上課程-凱蒂流動瑜珈課
總結
當媽媽遇到寶寶胎位不正時,通常都會很擔心,也很緊張,擔心寶寶不知道會不會有什麼後遺症,或是會不會有生命危險的問題,更想趕快尋求醫師,是否有解決方式。
其實胎位不正造成的原因有很多,不全然是媽媽的問題,也不全然是寶寶的問題,當遇到這問題時,也不用太過擔心,因為現在醫學科技一直在進步,我們只需要尋求專業醫師,詳細檢查寶寶的胎位狀況,讓醫師來評估透過那些胎位矯正或運動方式來協助寶寶轉正胎位,基本上就不會有太大問題了。
iBaby 文章提供了一些常見的胎位不正狀況、可能造成的原因、是否一定要剖腹產等常見問題,更提供了一些矯正胎位的方式和運動,希望可以協助遇到這些問題的媽媽,雖然任何矯正方式都不能百分之百確定能轉正胎位,但提早發現提早與專業醫師討論,就是對媽媽和寶寶最好的處理方法。
其他相關文章
留言
查看留言